2010-11-02 09:12:31出處:PCbaby作者:佚名
產熱食物——新鮮米面。 低溫會對人體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產生一定影響,使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代謝、分解加快,能量消耗相對增加。因此,冬季應適當增加以上產熱營養素的攝入,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,或者魚類、奶類等優質蛋白質及脂肪,另外,B族維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謝,不妨多吃些新鮮的米面、蔬果等,盡量多吃粗雜糧。 食譜原料 紅面線100克、蚵75克、紅蔥頭2粒、高湯4杯、地瓜粉1大匙、醬油1匙、糖1/2小匙、胡椒粉少許、蒜末1小匙、烏醋2小匙、香菜少許。 制作方法 1.蚵用鹽輕輕抓洗,沖凈雜質瀝干水分,沾上地瓜粉,投入煮沸的開水鍋中略滾即撈出備用。 2.紅蔥頭切丁,面線用水氽燙后撈出備用。 3.鍋中加入1大匙油爆香紅蔥頭,再加入高湯及醬油1匙、糖1/2小匙、胡椒粉煮滾。 4.將紅面線加入煮軟,再放入蚵并另以淀粉水勾芡。 5.食用前,隨意加入適量蒜末、香菜烏醋及胡椒粉即可。 健康提示 蚵重鎮安神,潛陽補陰,軟堅散結,收斂固澀。 溫性食物——羊肉。 中醫認為,羊肉、狗肉、桂圓、韭菜、核桃、小米等食物具有溫陽益氣的作用,多吃可以提高御寒能力。 相反,鴨肉、螃蟹、香蕉、黃瓜、西瓜、梨、綠豆、冰糖等涼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。 食譜原料 羊肉(瘦) 500克 輔料: 陳皮 5克 白蘿卜 100克 高粱米 150克 調料: 大蔥 5克 姜 5克 黃酒 10克 五香粉 10克 味精 10克 香油 25克 制作方法 1. 橘皮洗凈,切成末;蔥、姜洗凈切末備用。 2. 羊肉洗凈,切成薄片,放入鍋中,加羊肉湯、黃酒、五香粉、橘皮末,煮至羊肉碎爛,再加入淘洗干凈的高粱米和切成細丁的白蘿卜,一同煮成稀粥,加入食鹽、蔥、姜末、香油調味即成。 健康提示 1. 補中益氣,安心止驚,開胃消谷。 2. 適用于產后心腹痛、寒勞虛弱、身面浮腫、損傷青腫、婦女產生缺乳等癥。 3. 凡有痰火、濕熱、實邪、熱病的人均不宜服用。 1、羊肉(瘦):羊肉肉質細嫩,容易消化,高蛋白、低脂肪、含磷脂多,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,膽固醇含量少,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;羊肉性溫味甘,既可食補,又可食療,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,有益氣補虛,溫中暖下,補腎壯陽,生肌健力,抵御風寒之功效。 2、白蘿卜:白蘿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美食,含有豐富的維A、維C、淀粉酶、氧化酶、錳等元素。另外,所含的糖化酶素,可以分解其他食物中的致癌物亞硝胺,從而起到抗癌作用。對于胸悶氣喘,食欲減退、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療作用。 3、高粱米:高粱具有和胃、健脾、消積、溫中、澀腸胃、止霍亂的功效;適宜于小兒消化不良,脾胃氣虛,大便搪薄之人食用。 礦物質——鈣、鐵。 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也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。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,尤其是缺鈣,會影響心肌、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。因此,冬季不妨多吃奶制品、豆制品、蝦皮等富含鈣質的食物。許多女性特別怕冷,一到冬天,即使在有暖氣的房間里,也常常手腳冰涼,鐵的攝入量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。怕冷的女性可適當多攝入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,如肝臟等。另外,人體甲狀腺可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的激素,具有產熱效應。而甲狀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組成,酪氨酸可由體內合成,碘卻必須依靠“外援”,因此,冬季應適當多吃點海帶、紫菜、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。胡蘿卜、山芋、藕、大蔥、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礦物質,經常食用也可增強人體抗寒能力。 食譜原料 河鰻750克,紫菜5張,雞蛋3只,上蔥5根,姜末、黃酒、鹽、味精、淀粉、麻油。 制作方法 1、河鰻洗凈,用刀沿脊背剖開,剔去背骨,去皮,除去筋、刺,用刀斬成細泥,放入碗內,加姜末、黃酒、精鹽、味精、雞蛋清(1只)。冷水100克,用力攪拌,拌上勁后,再拌以淀粉、麻油,即成魚泥。 2、雞蛋敲入碗內,加淀粉、鹽,用筷子打勻,在鍋內分別攤成5張蛋皮待用。 3、臺板上攤開一張紫菜,覆上一層蛋皮,再抹上一層魚泥,中間放入一根小蔥,順次卷攏。依次方法,做成5條,放入蒸籠,用旺火蒸10分鐘,取出冷卻后,切成斜刀塊即成。 健康提示 紫菜性味甘咸寒,具有化痰軟堅、清熱利水、補腎養心的功效。用于甲狀腺腫、水腫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咳嗽、腳氣、高血壓等。河鰻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具有補虛養血、祛濕、抗癆等功效,是久病、虛弱、貧血、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。(本文圖片來源于CFP)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