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瀉 腹瀉是幼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高發于夏季。對于腹瀉的患兒既要進行及時的藥物治療,同時相應的飲食調整尤為重要。 飲食原則 護理腹瀉的患兒應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,預防脫水、暫停禁忌食物。條件允許的話,可以在腹瀉停止后的半個月內,每天給孩子加一餐,以彌補腹瀉期間損失的營養。 飲食方案 幼兒發生腹瀉時首要的事情是給患兒飲用足夠的液體,預防脫水。小于兩周歲的幼兒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補液50~100毫升,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 500毫升;兩周歲以上的孩子則應盡量多飲,每天1000毫升甚至更多。如果未及到醫院取得處方口服液,家長也可在家中自制: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,加入20克白糖和1.75克食鹽。 由于腹瀉的患兒體內胃腸消化功能紊亂,因此飲食方面要適當減少食量和喂食次數,以減輕胃腸壓力。宜食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例如面片湯、米粥、胡蘿卜湯、蘋果泥等。 飲食禁忌 由于腹瀉時腸蠕動增強,腸內常有脹氣致使腹瀉加劇,所以例如牛奶、甜食、豆類物質及豆制品等宜導致脹氣的食物不宜食用。 患腹瀉的病人腸道的腐敗作用很強,所以應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,如雞蛋、奶類及肉類食物等。 由于富含纖維素的水果會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加重腹瀉,因此患病時應忌食此類的水果和蔬菜,如菠蘿、西瓜、白菜、辣椒、韭菜、紅薯等, 為了避免加重胃腸負擔,也應忌食生冷、油膩的食物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
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