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回頂部 生活水平提高了,孩子們的營養也得到了保障,可令人不解的是,盡管一日三餐魚肉不斷,還是有不少寶寶出現了貧血癥狀,這又是為什么呢? 專家提醒說,家長應該從孩子的喂養方式方面找找原因,因為喂養方法不當,極有可能導致孩子貧血。 營養不斷加強孩子咋還會貧血 汪女士的寶寶剛剛三歲,由于媽媽精心喂養,小家伙長得白白胖胖,可到醫院體檢時,醫生發現寶寶有輕微的缺鐵性貧血,雖然癥狀較輕,無須用藥治療,但仍建議汪女士在寶寶飲食方面多加注意,以免因缺鐵性貧血,而導致寶寶出現智力發育異常和行為異常改變等一系列癥狀。 汪女士聽了醫生的話覺得很委屈,因為她一直以來都非常注意孩子的營養搭配,牛奶、魚、蝦什么的,孩子從來都沒缺過。可是,醫生卻從汪女士的話里了解到,寶寶幾乎沒怎么吃過牛肉、豬肉、動物肝臟、綠葉蔬菜類食物,而寶寶之所以貧血,原因就在于家長的日常喂養不太合理。 寶寶貧血多因喂養不當 專家分析說,如今臨床上發現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挺多的,與以往物質匱乏時孩子貧血不同,如今的孩子貧血,大多都不是營養跟不上引起的,而是由于家長的喂養方法不合理造成的,貧血的孩子大多癥狀較輕,只需食補即可糾正。 一般來說,寶寶出生1~4個月后,會出現生理性的貧血期,原因在于嬰幼兒生長發育很快,對鐵的需求量很大,而寶寶出生時經由母體而儲存的鐵,一般在出生3個月后消耗完,母乳或牛奶不能提供足夠寶寶需要的鐵,寶寶就很容易出現生理性貧血。 除了生理性貧血期,一些家長未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,也會導致孩子鐵攝入不足;或者,雖然攝入了一定量的鐵,但孩子生長發育速度過快,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。一些對牛奶過敏的寶寶,長期飲用牛奶也會誘發胃腸道慢性出血,從而導致貧血。 還有,一些寶寶飲食中不喜歡吃綠葉蔬菜、動物內臟,也會因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,導致細胞核酸代謝障礙,誘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 2回頂部 孩子貧血危害大應早預防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兒童智力發育落后和行為異常改變,嬰幼兒時期發生的缺鐵性貧血,甚至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害,因此,家長應當非常重視寶寶的合理喂養。“首先,由于母乳中的鐵嬰兒容易吸收,媽媽應當盡量選擇母乳喂養。如不能母乳喂養時,要盡量選擇富含鐵的嬰兒配方奶粉。”專家提醒說,“其次,家長要注意在寶寶4~6個月時,適時適量為他們添加輔食。” 一般來說,肝、血、豆類、肉類(牛肉、羊肉、魚肉等)、綠葉蔬菜、杏、桃中含鐵比較多,綠葉蔬菜、肝、腎、酵母中葉酸含量較多。添加輔食時,應當遵從一種到多種、從少到多、從稀到稠的原則,按照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增加,每添加一種輔食應觀察3~7天,當寶寶有病或者天氣太熱時,應暫緩增加新品種。 專家指出,稍小點的寶寶可以通過雞蛋黃和豬肝醬等來補充鐵,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適量添加肉泥、肉松或動物血來補充鐵。寶寶飲用鮮牛奶時,煮沸的時間不宜過長,避免葉酸、維生素B12等抗貧血因子的流失。 如果孩子貧血較重,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含鐵糖漿、小兒鐵鋅鈣顆粒、補血顆粒等藥物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