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回頂部 怎么做到膳食平衡呢? 食物要全面,這是我們一切營養的基礎。 換句話說,我們的食譜要廣泛。什么道理呢?人每天或者一生需要的營養素幾十種,這么多的營養素很難靠一種或者兩種食物就能滿足。所以,我們只有把食譜擴大得盡可能廣泛,食物種類盡可能多,才能滿足這些營養素的供給需要。 廣泛地攝取食物是膳食平衡的基礎,科學地進行搭配才能真正地實現平衡,那么怎么來搭配呢? 食品的合理搭配要從科學的分配入手。 總的來說,食品可以分為五大類:第一類是五谷雜糧,第二類是蔬菜水果,第三類是雞鴨魚肉蛋,第四類是奶和豆制品,第五類是植物油和純熱能的食品。這五類膳食構成一個膳食的金字塔,食品的攝入量越向上越小,可以看出谷物是基礎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 2回頂部 現在有些朋友有一種不太正確的認識,覺得谷類吃多了可能會胖,可能血糖會高,所以就把谷類減得盡量少,餓了就吃炸雞,吃肥肉,吃副食,結果導致什么呢?第一,肥胖控制不住。為什么呢?因為攝入的油脂高,能量會上來。第二,血糖控制可能也不一定好。所以,我們仍然不能離開谷類為基礎。 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。 主食可以提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,而蛋白質的補充,對我們來說,同樣十分重要。一個人每天需要攝取85克左右的蛋白質。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差異很大,像米、面這樣的谷類產品,蛋白質的含量大約為8%到10%,而像肉、蛋、奶這一類的食品,蛋白質的含量可以達到16%到20%。顯然,同等重量的植物性食品和動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質的含量是不一樣的。除了量上的不同,它們在營養價值上有什么差異嗎? 最主要的不同表現在它們的質上。所謂質上的不同,就是結構比例上不同,就是蛋白質里頭的核心構成單位——氨基酸的種類和模式不同。我們在營養學上有一種指標來評價它的價值的高低,叫氨基酸評分。這個評分越高,說明它的價值越高。雞蛋的評分可以到96分。如果人體的總分數是100的話,雞蛋達到96分,這個比例就非常高了。而大米可能只有60多分。雖然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價值上有差距,但是誰也離不開誰。如果把大米和雞蛋、肉、菜混在一起吃,那么,它的氨基酸評分能從60多分上升到80多分,甚至更高。 大家都想在飲食上盡量做到營養平衡,不過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,每頓飯都做到平衡是不太可能的,有的時候在一天當中平衡起來都有一些困難,那怎么辦呢?其實,我們完全可以靈活一些,把這個周期適當地延長,只要幾天甚至是一個星期總體上達到平衡就行了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