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杏雪梨瘦肉湯(潤肺生津) 食譜原料:鮮雪梨一個,南杏仁、瘦豬肉各適量。 制作方法:雪梨去皮,與南杏仁、瘦豬肉同煲2小時即可飲用。 健康提示:本湯功能潤肺、生津、清熱、化痰、止咳潤燥。 蘋果川貝蜂蜜湯(潤肺除痰) 食譜原料:上好蘋果一個,川貝末約10克,蜂蜜適量。 制作方法:蘋果平切蓋,挖空心,放入川貝末10克,蜂蜜適量,將蓋蓋好,用牙簽固定,隔水燉2小時,湯渣同吃。 健康提示:潤肺、除痰、止咳,用于咳嗽痰多,咽干口渴。 蓮子百合瘦肉湯(健脾,養(yǎng)陰潤肺,清心安神) 食譜原料:瘦肉250克,蓮子50克、百合35克 制作方法:1、將豬瘦肉洗凈、切碎;2、蓮子、百合洗凈,稍浸泡并蓮子去芯;3、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(nèi),加水2500毫升,猛火煲沸后改溫火煲2小時,調(diào)入適量食鹽便可。 健康提示:健脾、養(yǎng)陰、潤肺、清心安神 川貝母海蜇瘦肉湯(能止痰咳,消痰涎,潤肺氣) 食譜原料:川貝母12克、海蜇皮80克、豬瘦肉200克、生姜2片。 制作方法:川貝母、海蜇皮分別洗凈,稍浸泡,晾干;豬瘦肉洗凈,整塊不必刀切。然后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(nèi),加入清水1750毫升(約7碗水量),武火煲沸后,改為文火煲約1小時半,調(diào)入適量食鹽便可。此量可供2~3人用. 健康提示:中藥川貝母配伍海蜇皮煲豬瘦肉,其湯清潤而略帶中藥氣味,有輔助治療鼻鼾的功效,并能止痰咳、消痰涎、潤肺氣。鼻鼾聲重多因痰多或肥胖引起。川貝母為有名的化痰止咳藥,具清燥化痰、散結除熱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常用于肺熱燥咳、陰虛咳嗽、癭瘤瘰疬等,F(xiàn)代藥理亦認為它有鎮(zhèn)咳、降血壓、促進平滑肌收縮、升高血糖的作用。以其和海蜇皮煲豬瘦肉有止鼻鼾的作用。 白菜蜜棗煲豬踭(鮮甜,潤肺生津,滋養(yǎng)益氣) 食譜原料:白菜800克、蜜棗4個、豬踭肉500克、生姜3片。 制作方法:白菜洗凈;蜜棗稍浸泡,去核;豬踭肉洗凈,切塊。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(nèi),加入清水2500毫升(約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,調(diào)入適量食鹽便可。白菜、豬踭肉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。 健康提示:今年的冬天畢竟是暖冬的氣候,經(jīng)過了短暫的寒冷時節(jié)后,又日趨暖和了。同時仍是干燥日,今日靚湯宜白菜蜜棗煲豬踭。 冬日的白菜尤其“甜、淋、正”,古籍記載“春初早韭、秋末晚菘”,這晚菘就是白菜了。蜜棗能益氣生津、潤肺滋養(yǎng),而廣州人指的豬踭,為豬蹄上部帶皮的肉,堪稱豬肉的上乘之品,常為廣州人家煲湯之用,它肥而不膩,配以較干素的材料煲出來的湯水,尤其清潤、甘香。白菜蜜棗煲豬踭,鮮甜可口,潤肺生津、滋養(yǎng)益氣。 山藥百合兔肉湯(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,潤腸) 食譜原料:山藥、百合各30克,兔肉200—300克,生姜、鹽、料酒、蔥、味精等調(diào)味品適 制作方法:先將兔肉洗凈,切成小塊,然后與山藥、百合放入砂鍋中,加入適量水及生姜、料酒等調(diào)味品,大火燒至湯沸,轉用文火燉1小時左右,加入少許蔥、鹽、味精調(diào)味即成。 健康提示:每周2—3次,能起到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、補腎固精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適合肺燥咳嗽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及年老體弱者食用。 銀耳香菇雞肉湯(此湯能滋陰潤肺,生津美膚) 食譜原料:銀耳50克,干香菇30克,雞肉絲100克(最好不是冰凍肉),鮮韭黃30克,食鹽適量。 制作方法:先將銀耳用清水浸泡1小時,去除雜質,備用;干香菇浸洗后切除菇蒂,并將香菇切成細條狀備用;雞肉洗凈切絲;鮮韭黃洗凈切段備用。然后將四種湯料放進湯鍋內(nèi)用中火煮湯,加食鹽調(diào)味即可。 健康提示:此湯能滋陰養(yǎng)肺,生津美肌 潤肺止咳湯 食譜原料:雪梨2個,南、北杏各12克,麻黃8克(中藥店均有售),豬瘦肉200克,蜜棗3個 調(diào)料:如甜食下冰糖,咸食下生姜2片和鹽 制作方法:雪梨洗凈,不去皮,切塊,去心核;各藥材洗凈、浸泡;豬瘦肉洗凈,不刀切。(咸食則與生姜一起)下瓦煲,加水2000毫升(8碗量),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,下食鹽或冰糖便可。 健康提示:民間曰:“秋燥潤肺梨為先。”醫(yī)界認為,梨是百果之宗,在果品中地位重要,適宜性比蘋果還廣泛,它有潤肺、化痰、止咳、退熱、降火、清心、解瘡毒和酒毒的功效,常食可補充人體的營養(yǎng)。現(xiàn)代營養(yǎng)學亦認為,它所含的豐富糖類有果糖和葡萄糖,具保肝、助消化、促進食欲的作用。而中藥麻黃有開宣肺氣外散風寒、內(nèi)平喘咳、下通水道等功效;蜜棗卻有溫中益氣、益肺止咳的作用。與豬瘦肉合而為湯,能清熱降火、潤肺止咳,是秋燥日之靚湯。(圖片來源于Pconline攝影部落)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